|
|
日前,兴宁鸽飞向世界——“媒体+”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举行。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梅州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共兴宁市委、兴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央广网广东频道协办,旨在通过“媒体+”的创新模式,深度挖掘兴宁鸽的文化底蕴,打响区域特色品牌,繁荣产业经济生态,全力构建兴宁鸽产业“六个高地”发展新格局。
活动现场,来自多个省份的行业专家和企业领军者齐聚一堂,共探肉鸽产业发展新趋势,全方位展现兴宁鸽产业在现代化、品牌化、国际化领域的亮眼成果。现场落地多个合作项目,为兴宁打造“中国鸽业之都”注入强劲动力。
“媒体+”赋能产业
讲好兴宁鸽品牌故事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与扎实的产业根基,兴宁市近年来将小肉鸽培育成具备百亿级潜力的大产业。2024年,兴宁鸽产值突破29亿元,占梅州市肉鸽产业总量的七成以上,直接带动1万多户农民增收致富,更辐射饲料加工、物流运输、餐饮文旅等关联产业,形成“一鸽牵出百业兴”的良性发展态势。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通过‘媒体+’深度赋能,将有力推动兴宁鸽产业从传统养殖向全产业链发展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兴宁鸽从产品走向产业、从地方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坚实步伐。”兴宁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超文在活动中表示,此次活动将进一步助力兴宁打造“六个高地”,在3年内培育1-2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5年内打造国家级肉鸽产业园、实现全产业链产值50亿元。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东在致辞中以挪威三文鱼发展进程为案例,指出挪威三文鱼在1972年仅5户养殖、年产量仅45吨,如今成为“国鱼”“国际鱼”,建议兴宁研究借鉴挪威三文鱼发展的逻辑规律。同时他建议兴宁在鸽产业发展中,把握无形与有形资产的价值实现路径,实现“有与无”双轮齐驱。
“媒体+”作为创新发展模式,正以独特优势为兴宁鸽产业注入活力,推动产业从“流量爆款”向“产业长青”跨越。特别是今年6月,省委宣传部会同省农办共同制定印发了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性文件——《“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挥“媒体+”在共识构建、要素整合、品牌打造、价值提升、生态塑造等方面的连接、赋能作用,重构产业发展的价值链和商业模式,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全新的动力。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陈晓建在致辞中表示,“媒体+”行动开展以来,兴宁鸽产业呈现加速突破发展的势头。借此次活动的契机,他围绕“丰富兴宁鸽产业生态”“彰显兴宁鸽社会价值”“挖掘兴宁鸽文化内涵”,对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希望与建议。
本次活动上,“媒体+”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正式启动,多家央媒、省媒共同作为支持单位,为产业传播提供全媒体支撑,助力兴宁鸽品牌声量持续扩大。据介绍,为全面落实《“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兴宁市支持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兴宁市将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兴媒体、融媒平台在促产业发展、塑品牌形象、拓市场渠道中的重要作用,为打造“中国鸽业之都”提供舆论支撑和流量保障。
专家多维度献策
助力“六个高地”建设
此次活动围绕兴宁鸽产业“六个高地”建设目标,聚焦种业振兴、标准化养殖、深加工、文旅融合、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等重点方向,邀请全国行业专家带来多维度主旨分享,为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引与前沿思路。
浙江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卢立志以《鸽产业科技进步在广东省的特殊意义》为题,从基因图谱绘制到田间育种实践,系统解析科技如何为鸽种业赋能,为兴宁鸽品种改良与性能提升提供技术方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侯卓成围绕《肉鸽育种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思考》,结合市场需求变化,解读肉鸽品种选育的市场导向;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春晖以《科技创新赋能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指出标准化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石,为兴宁鸽预制菜加工产业升级提供方法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黄运茂以《良种先行:“兴宁鸽”培育驱动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团队在兴宁建立省级肉鸽育种中心、成功培育“兴宁灰鸽”新品种的实践经验,强调良种对全产业链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院长曾晓房以《肉鸽营养,不是那么简单》为题,从生鲜产品到预制菜,从保健食品到生物材料,全方位展现鸽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潜力,拓宽兴宁鸽产业的价值空间;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乡村振兴部、农村保险事业部副总经理冯庭松以《强化产业韧性:保险如何成为鸽子产业链的“稳定器”与“加速器”》为题,分析农业保险在鸽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中的风险保障作用,为提升兴宁鸽产业抗风险能力提供解决方案。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结合兴宁鸽产业实际,带来《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新洞察》,从消费趋势、资本动态到市场竞争格局,为兴宁鸽预制菜产业找准发展定位,打开产业升级新视角;广东漫云物联科技董事长陈志波围绕《AI+赋能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行分享,提出AI不仅是产业工具,更是变革催化剂——从智能养殖监测到精准市场营销,AI正重塑鸽产业的每一个环节,为兴宁鸽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路径参考。
南方财经新闻部副主任喻淑琴分享了《“媒体+”广东年菜出海记》的实战经验,结合兴宁鸽产业特点提出出海建议,为兴宁鸽从“国内热销”走向“全球市场”指明方向;南方农村报总经理张璐以《“媒体+”助力兴宁鸽产业发展》为题,强调媒体不仅是信息传递者,更是产业推动者——通过内容传播、资源链接、品牌塑造,“媒体+”将持续为兴宁鸽产业注入发展动能。
跨区域携手合作
织就产业发展新网络
本次推进会搭建起政府、企业、专家、媒体多方联动的交流平台,以合作签约为纽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资源精准对接,助力兴宁鸽产业实现集聚发展与链条延伸。
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区域协作处的指导下,广西肉鸽行业协会与兴宁市肉鸽行业协会率先签约,开启东西部鸽产业跨区域深度协作新模式。双方将整合东部地区的技术、市场优势与西部地区的养殖资源、成本潜力,聚焦“四个共享”,以资源互补推动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助力兴宁鸽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兴宁市餐饮协会与广州市大鸽饭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双方依托兴宁鸽产业基础和大鸽饭的粤菜经验,通过“产业基地+餐饮终端”联合培训,传授鸽肉处理、粤菜鸽品做法、餐饮运营等实用技能,培养适配兴宁鸽产业和餐饮市场的人才。
作为广东省肉鸽产业龙头企业,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与农业农村部家禽品质检验测试中心(扬州)、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广州椰林餐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从品种优化、品质检测、品牌推广到产品创新,全方位为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兴宁市农业农村局与广州领鲜集团携手签约,锚定“百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目标,依托兴宁成熟的农特产品供应链基础,聚焦“兴宁鸽”等特色农产品,打通从养殖基地到市场终端的高效流通通道。双方将借助广州领鲜集团的渠道优势拓宽销路,深化“产地+龙头”联动模式,全面推动农产品上行与产业提质。
为适配快节奏生活与年轻化消费需求,兴宁鸽代表品牌“陈小鸽”与周黑鸭跨界合作,共同研发即开即食的休闲零食产品,并在此次活动上正式发布。借助周黑鸭的全渠道布局与年轻化运营经验,兴宁地域特色食材成功融入现代消费场景,加速走向全国市场。
此外,兴宁鸽IP形象的正式发布,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记者了解到,广东财经大学设计团队为兴宁量身打造兴宁鸽IP形象——由鸽兴兴、鸽宁宁、鸽团团组成的“兴宁三宝”家庭。IP形象紧扣兴宁地域特质与产业需求,以创新设计语言链接文化内涵与市场价值,不仅成为“兴宁鸽”的全新视觉符号,更将为地域品牌传播、产业升级带来新活力。
梅州日报 |
|